2017年,榆阳 肉 产量6.1万吨
购买咨询电话:0912-3283911
肉
肉类营养成分可因动物种类、年龄、部位及肥瘦程度不同而异。
蛋白质的含量一般为10-20%,其中以内脏如肝脏等含量较高,可达21%以上,其次是瘦肉,含量约17%,其中牛肉较高,可达20.3%,肥肉的含量较低,如肥猪肉仅2.2%,肉类蛋白质的9基酸组成,接近人体组织需要。因此生理价值较高,称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质。在氨基酸组成比例上,除苯丙氨酸和蛋氨酸较人类需要量比值略低外,其余均足够。此外,肉中还含有能溶于水的含氮浸出物,包括肌凝蛋白原、肌肽、肌酸、肌酐、嘌呤碱、尿素和氨基酸等非蛋白含氮浸出物质,这些物质是肉汤鲜味的主要来源。
脂肪的含量区别较大,肥肉的含量最高,而瘦肉中的含量较低,平均在10-30%,主要是各种脂肪酸的甘油三酯,还有少量卵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在动物内脏中胆固醉含量较高,尤以脑、肝、肾、肺为甚。各种动物脂肪的熔点接近其体温,由于熔点较高,所以消化率较低。动物脂肪中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一般较植物油为低,饱和脂肪酸含量一般较植物油为高。所以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及老年人,不宜多食动物脂肪。
维生素的含量以动物内脏,尤其是肝脏为最多,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中以B2含量最高。除此之外,动物肝脏内还含有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C、尼克酸等。所以动物肝脏是一种营养极为丰富的食品。肉类的肌肉组织中,维生素含盘要少得多,但猪肉中维生素B,含量较高。
无机盐总量为0.6~1.1%,一般瘦肉中的含量较肥肉多,而内脏器官又较瘦肉多。肉类含钙少,含磷较多。动物肝和肾中含铁也比较丰富,利用率也较高。
碳水化合物在肉类中含量很低,平均为1-5%,其中内脏器官相对含量较高。
化学成份
1.水分:
水分是肉中含量最多的部分,约占70%左右,所以水分对肉质影响很大
2.蛋白质:
新鲜肉中的蛋白含量和脂肪有关,但不像脂肪和水分的关系那样密切。
肌红球蛋白与肉色关系密切,肌红球蛋白和血红蛋白都对肉色影响比较大。
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网硬蛋白都属于硬蛋白,它们构成了结缔组织
(胶原蛋白和水一起加热变明胶可以溶化,但是网硬蛋白和弹性蛋白却不会溶化)蛋白质在活体高分子中有一种巨大的分子,他的基本结构是带有氨基和羧基的氨基酸互相结合的多肽链。
(带有无极性炭化氢集团: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酸性氨基酸和诱导体: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氨)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带有羧基集团: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芳香族侧链:莱丙氨酸,色氨酸)
(含硫的侧链:半胱氨酸,胱氨酸,蛋氨酸)
(亚氨基酸:羟脯氨酸,脯氨酸)
3.脂质:
脂质可分3部分
皮下脂肪
肾脏周围
肌间脂肪
4。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肌酸
次黄
二磷酸吡啶核苷酸
三磷酸吡啶核苷酸
肌肽等
5.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6.无机物:
钠,钾,镁,钙,锌,铁,铜,银,铝,锡,铅,锰,铀,钴等等
含量最多的钾,其次是钠。多价金属镁,钙,锌,铁的量较多
其他的金属含量较少
7.挥发性成分:
肉的香气挥发性是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与复杂感觉的综合产物
气味和滋味是影响风味的重要因素,温度, PH也直接影响风味
加热过程中硫化氢,氨,乙醛,丙酮,二乙酰,已醛,甲基乙基甲酮,异丁醛,丁烯醛,戊醛,异丁醇,二甲基硫化物,以及微量甲酸,乙酸,酪酸等肉的香味主要来自2大类
1种是生肉中所产生的香气
2种是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气味,提取主要是美拉德反应和递降分解作用为最好
8.维生素:
猪是属于维生素B族最佳供给原
9.酶:
酶是参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生物触媒,存在于各种组织和器官中,酶是一种蛋白质,即使是也是一种结构蛋白的肌球蛋白并具有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的作用。肉中的酶一共有磷酸化酶,葡糖苷酶,磷酸葡糖高位酶,磷酸已糖异构酶,磷酸已糖激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稀醇化酶,丙酮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细胞色素系列有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