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小杂粮、复合肥研制专家大院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根据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的榆阳区精神和要求,依托陕西省庄稼汉农资有限公司成立了小杂粮、复合肥研制专家大院。 专家大院的基本方针为“五个一”,即:聘一位首席专家,建一个科技示范基地,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坚持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推广“专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基地(农户)”、“专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围绕榆阳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结合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药超市等相关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农用物资工作信息服务工作,建设复合肥研制专家大院,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榆阳区小杂粮、复合肥研制专家大院的建立依托陕西庄稼汉农资有限公司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生产研发实力、市场营销实力,与科技专家、科技特派员的紧密结合,全面高效的开展我区测土配肥工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科学种地,在施肥过程中,根据土地及作物需肥、目标产量要求,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做到节本增效。专家大院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在首席专家指导下开展工作,建立专家大院的激励体制,鼓励专家带项目、带课题、带资金进驻专家大院。
榆阳区新品种繁育专家大院建设地址在榆阳区马合镇补浪村陕西大地种业内,专家大院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包括种子研发中心、宿舍、餐厅、会议室、实验室、培训室、展室、活动室等,下设榆林高新农业研究所、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科研基地150亩,玉米等农作物育种材料3000多份。专家生活起居室和办公室配置外接电话、宽带和有线电视,满足专家进行信息检索和开展信息化服务的需要;并配有专家专用车、多媒体、实验器材等设备。依托陕西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的技术成果,进行玉米新技术的熟化和示范;参与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和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示范园和科技示范村;对玉米新组合进行鉴定、筛选以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集成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玉米标准化生产,探索以玉米优良品种为载体,育种家、种子企业和农户紧密结合的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模式;承担省级、国家级春玉米新品种预备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引种试验。
榆阳区杜八黑特色黑猪养殖专家大院是依托榆林市山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的,推广“杜八黑”特色黑猪养殖,以及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农民素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促进畜牧产业发展。 专家大院的基本方针为“五个一”,即:聘一位首席专家,建一个科技示范基地,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杜八黑特色黑猪养殖专家大院位于榆阳区金鸡滩镇海流滩村山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完善专家办公室、培训教室。专家大院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杨公社为首席专家,同时聘请榆林市畜牧研究所、榆林学院等4名教授组成专家大院专家技术服务团队。一方面,进一步指导山丰牧业开展生猪杂交繁育,另一方面,指导农户看发展特色黑猪养殖,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专家大院通过“专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榆阳区渔河镇房家沟村,建立特色黑猪养殖示范基地,养殖黑猪300头。专家大院培训室专家介绍山丰牧业杂交繁育基地养殖示范基地
榆阳区草业科技专家大院实施单位为榆林荣和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榆林市科技龙头企业,地点位于在榆阳区小纪汗乡奔滩村。 榆阳区草业科技专家大院负责人任榆田同志,榆阳区草原工作站站长、专业职称正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他主持完成了4项科技成果分别获得陕西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榆林市政府科学技术成果奖一等奖;获得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获得国家专利4项。 他兼任中国草学会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现代农业饲料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及技术服务专家团专家;陕西省“三区”科技人才;榆林学院兼职教授;榆阳区农业科技专家;榆阳区科技特派员等专家。 专家大院主要成员 任榆田 榆阳区草原工作站 正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陕西省现代农业饲料饲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孙洪仁 国家牧草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副教授 李海英 陕西省草原工作工作站 正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陕西省现代农业饲料饲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卜耀军 榆林学院 教授 陕西省现代农业饲料饲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 陈 真 榆林市饲料饲草检测检验站 高级畜牧师 榆林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乔楠 榆林学院 讲师 随着榆阳区草牧业的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草业科技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沙地种植苜蓿丰产配套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已成为榆阳区草牧业的发展一个重要课题。牧草良种、良法的应用是草业发展的基础,引进、培育、推广应用草业良种法,对于提高草场建设质量、增加群众种草效益及加快草原生态治理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封山禁牧、退耕还草、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粮改饲等项目政策措施,对草原建设投资不断加大。因此,大批国内外牧草品种也涌入我区,这些品种的进入丰富了我区的牧草品种资源和市场,但也因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存在着盲目引种问题,在一些地方已造成一定损失。当前,引进国内外优质苜蓿牧草品种和新技术,改变目前我区牧草品种单一,品质退化的技术手段落后的现状,增加我区牧草品种的多样性和种植的多元化,提高种草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榆阳区草业科技专家大院主要开展沙地优良牧草品种的引种试验和示范推广,改变目前我区牧草品种单一、品质退化和技术手段落后的现状;增加我区牧草品种的多样性和种植的多元化;提高单位面积草牧业产值,以促进榆阳区苜蓿牧草良繁体系建设;提高草地生产和综合利用的综合效益,使我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资源充分得到利用,为全区草牧业发展起到引导带动作用。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区科技局大力支持下, 榆阳区草业科技专家大院,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教授为首席专家,聘请中省市区相关岗位专家6名,建立了专家服务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开展了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和示范推广,以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牧草新品种,通过沙地种植苜蓿丰产配套技术集成应用研究,提高单位面积草牧业产值,以促进榆阳区苜蓿牧草良繁体系建设,提高草地生产和综合利用的综合效益,使我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资源充分得到利用,为全区草牧业发展起到引导带动作用。 在榆阳区北部沙区巴拉素、补浪河、小壕兔、孟家湾、牛家梁、马合等乡镇开展了示范推广应用,建成标杆示范基地4个。使榆阳区草产业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由养殖户小面积种植的自给自足到草企业大面积种植销售,由刈割直接利用到草产品加工,草业企业增加28家,草产品生产基地建设100000亩,草产品增加85000多吨,投资增加1000多万。目前,榆阳区草产业发展以受到中、省、市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项目、退牧还草项目、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飞播牧草项目、省级畜牧产业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等中、省、市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我区草产业建设当中,有力的促进了草产业的基础建设,草产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连续多年开展优良牧草品种引种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引进试验品种苜蓿品种30个、燕麦品种5个、饲用高粱品种9个、青饲玉米品种4个等牧草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推广。 榆阳区每年实施人工种草20万亩,其中水地种草10万亩;形成2000亩以上的规模种草点10多块,1000亩以上的规模种草点20块,500亩以上的规模种草点30多块,相对集中连片10亩以上水地优质牧草种植示范点500多块,建成商品草基地10万亩,主要品种wl343、中苜三号等,生产优质牧草商品草达85000吨,向区内外养殖企业出售饲草80000多吨,使长城沿线风沙区草业得到蓬勃发展。 长城沿线风沙区草业生产管理技术水平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基本上解决了长城沿线风沙区沙地种植牧草高产技术瓶颈,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种植由过去的单一品种,发展为禾本科、豆科多样的草田轮作规模种草;实现了沙地种植苜蓿年刈割四茬,草品质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通过示范推广的辐射带动,使沙地种植苜蓿亩产干草平均从每亩300-400公斤增加为1000公斤,最高达到了1300公斤,销售价格达到每吨1400-2000元左右,创了长城沿线风沙区国内最高记录。 通过榆阳区草业科技专家大院对引进牧草新品种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区环境地类的牧草主栽品种,提高单位面积草牧业产值,人工草场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大力发展草产业和饲草加工综合利用,促进全区的种草养畜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延长草场利用年限,提高草场生产能力和农民种草养畜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解决农民因饲草短缺而偷牧、夜牧,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问题,促进草畜平衡,防止草场退化、沙化,使草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均具有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榆阳区草业科技专家大院推动了榆阳草牧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民技能人才1200人次,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为榆阳建设成为中国草业明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更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草业逐步形成产业化、科学化发展,吸引带动了相关产业项目的开发,提高草牧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榆阳区大纪汗畜牧专家大院,成立于2009年,是省、市、区科技部门认定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专家大院由榆林市志强阳光养殖有限公司创办管理,主要业务是引进畜牧业先进生产技术,开展试验示范,总结经验带动当地养殖业发展;开展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集成试验,形成有效的防控技术,保证养殖场健康发展。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专家团队,基础设施设备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为榆阳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专家大院招牌(榆乌公路边)规模养猪场妊娠母猪B超测定 主要设备:动物疫病化验及诊断、猪人工授精、肉牛冷冻配种、母畜妊娠诊断、母猪背膘测定、牛胃取铁等多种设备。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基地: 榆阳区大纪汗畜牧大院在大纪汗村建立了养殖业科技示范基地,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肉牛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全村饲养牛880头,其中西门塔尔新品种肉牛360头,已形成饲养10头以上西门塔尔肉牛科技示范户15家,全村年出栏肉牛330多头,有12户养牛科技示范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仅养牛收入占到了80%以上。二是新技术养猪示范基地。引进阳光健康养猪新技术,在大纪汗村张强、蒋文东等多户农民家进行科技示范,取得了肉猪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死亡率低和经济收入好的效果。三是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和优质青贮饲料生产示范基地,全村种植青贮玉米1000多亩,年生产优质青贮饲料6000多吨。榆阳区大纪汗畜牧专家大院,经过几年发展逐步形成了:农民种养业一体化融合发展增收模式、农户适度规模(年出栏500头)养猪模式和粮改饲发展草食动物养殖等经验。1、肉牛养殖示范户(大纪汗村王发堂)2、阳光健康养猪模式示范户3、全株青贮玉米示范基地(大纪汗村推广种植1000亩)金岭青贮玉米17号农户青贮现场
榆阳区设施蔬菜专家大院设在全国设施蔬菜一村一品示范村鱼河镇寺伙沟村,首席专家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曹源,采取“大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现有总院寺伙沟温室蔬菜示范基地1处,分院许家崖温室蔬菜示范基地、梁渠温室蔬菜示范基地、园艺示范基地3处,辐射带动全区48个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大院现有首席专家一名,特聘专家3名,分别为榆林市果业中心主任张建军、榆林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薛道富、榆林市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张翔。岗位专家3名,分别为榆林市果业中心硕士研究生田红炎、榆阳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农艺师艾阳、研究生李悦。大院负责全区设施蔬菜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各类蔬菜作物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工作,重点负责寺伙沟温室蔬菜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示范、新模式总结。探索出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模式4种,茬口安排模式6种,总结出多层覆盖、植物补光等抗低温的栽培技术。近年来大院主要研发芝麻香瓜嫁接栽培、温室土壤生物菌肥处理、根结线虫和土传病害绿色防治等疑难杂症,对我区设施蔬菜发展起到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院常年巡回在各示范基地开展集中大型培训会12场次1000多人次,实地指导100多场次4000多人次,总结科普资料6期,主编出版书籍5册,参与出版书籍4册,散发技术资料1万多份,培养出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农民示范户3000多名。
榆阳区时令性水果专家大院成立于2013年5月,设在榆阳大漠草莓基地芹河镇酸梨海则村,现有首席专家一名,岗位专家4名。首席专家张连虎,采用“专家+特派员+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带领酸梨海则村发展露地时令水果720亩,设施果蔬300亩,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处,引进新品种180多个,推广新技术12项,累计接待省市区学习团22次,培训示范基地农户30场次,受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解决了制约我区草莓产业发展的重大病害—炭疽病,攻克了温室葡萄户太8号座果难题等。201年草莓棚均收入4.6万元,种植户人均纯收入3.2万元,辐射带动我区发展时令水果5000多亩,年产反季节无公害水果5千多吨,基本解决了我区鲜食草莓、葡萄全靠外调的历史,建立了全区最大的时令水果采摘基地—榆阳大漠草莓采摘基地,2014—2017年该专家大院被榆阳区科技局评为“榆阳区优秀专家大院”,大院主拍的《榆阳沙漠草莓栽培技术》专题片被榆林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全市职业农民的电教片,推广的“五统一、一到户”管理模式被榆阳区委区政府确定为全区专业合作社学习的典范。首席专家张连虎培训示范户榆阳区时令性水果专家大院培训室特邀葡萄专家强建才实地指导特邀草莓专家李军见理论培训特邀草莓专家李军见实地指导带领农户外出学习
陕西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大院成立于2013年,设在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管委会。大院坚持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为目标,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特聘专家动态管理制,全面开展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实验研究、示范推广和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并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建议、理论指导、专家咨询和技术支持。大院按照“立足基地、面向市场、推广技术、辐射带动、服务农民”的思路,全面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采用“专家+特派员+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3个以上规模科技示范基地,促进专家与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农民的紧密结合。大院根据专家特长,每年举办5—8场专题实用技术培训,对全区农民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大院与家庭农牧场、合作社、农业加工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创新开展产、学、研结合新机制,鼓励专家以技术入股参与生产经营,提升专家大院综合科技创新能力。
榆阳区盐碱地改良专家大院设在榆阳区鱼河镇鱼河村,由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叶庆忠担任首席专家,聘任岗位专家6名,采取“大院+农村科技超市+合作社+基地”的合作模式,现有鱼河农村科技服务超市1处,农业种植合作社3个,上盐湾、鱼河盐碱地示范基地2个;安排盐碱地种植水稻、玉米、高梁等试验3个,稻田养蟹试验2个,地膜水稻试验2个;指导盐碱地富硒水稻示范6000亩。